中国名家网
首页 影视名家 文学名家 音乐舞蹈体育 书画名家 名家动态 名作欣赏 人物专访 艺术拍卖 名家题词
  信息分类
  名家动态
  《江山赋——李百战书画作品...
  长安书画研究院参加王莽鲜桃...
  上官央宗被聘为中国新闻出版...
  知识在书上,成长在路上—在...
  陕西人民书画院“百书百画送...
  上官建芳副主席参加中国新闻...
  陕西人民书画院组织中心组成...
  岚皋:走深走实生态优先绿色...
  陕西省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
  人生画境--作者 田社玄
  祝贺陕西人民书画院卫双良院...
  书法家卫双良收徒仪式在西安...
  锟斤拷锟揭讹拷态 -> 锟介画 -> 当代书法艺术家杜毓成作品欣赏-金安传媒
当代书法艺术家杜毓成作品欣赏-金安传媒
金安传媒 发布时间:2018/4/7 阅读:1781

 

当代书法艺术家杜毓成作品欣赏-金安传媒

         杜毓成,字石移,斋号大容堂,天津市人,一九五○年生于西安。国家高级美术师,专业书法家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陕西省书协理事,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兼任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,西安武警技术学院书法教授。荣获西安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。
    书风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,书体风格多变皆成自家面目,主体风格雄强厚穆,磅礴大气,为三秦黄土书风的代表书家,作品曾参加“中外草书展”、“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览”、“第五回中日交流展”、“中韩书法展”等多次国际国内大型展览,并荣获全国金龙杯、神龙杯、全国首届石油书法大赛、全国第三届特奥书赛金奖及其他奖多项。
    作品及人名收录于《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》、《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大成》、《长安当代名家书画精品集》、《陕西历代书画名家作品精选》等大型典籍或作品集,并有论文多篇发表于专业报刊,《陕西日报》、《西安晚报》、《中国石油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各界导报》、《文化艺术报》、《大家书画》、《网络资讯》、《当代陕西》、《西部晨报》等多种报刊及陕西电视台、陕西卫视台、西安电视台、中国新闻社“书画中国”栏目曾多次作专题报导,中央电视台“中国风”特约书法专题讲座。
    曾出版出版《杜毓成书咏西安名胜》、《杜毓成诗文书法艺术》、《杜毓成2002》、《杜毓成2004》、《魏碑津梁》等多种专著。

沉着大家杜毓成

         年过40之后,开始喜欢上中国的传统玩意,喜欢中式家具、中式服装,中国茶,传统戏剧,中国字画。在西安的书法家中,杜毓成先生其人其字,为我所敬重,欣赏。
      杜毓成先生有古书家之风,古文字诗词功底扎实,重情义,不染尘俗。他教授书法几十年,桃李缤纷。对弟子向来有如苍鹰护雏,严父训子,威严中有温情,慈祥中多敲打。由是身边几十年来学生子弟书学交流,文脉传承,络绎不绝,师生融融。其名弟子少严(韩钧)前年一举摘下古城西安城门春联征集书法大奖8000元,大年初三,与同辈十余人到恩师门下行年年例行的谢师礼,师生子弟大宴,可惜我没赶上,我不想吃一口菜,喝一口酒,只想感受一下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礼仪情愫,自古长安三千年,绵绵文脉一线穿,感慨呀!
       杜毓成先生书法出自魏碑,几十年磨砺,所以他的作品,一点一画,一顿一挫,提按有度,字字饱满,每个字都似有刀削斧凿之力。杜先生的书法结体运笔追求气势,谋篇布局讲究个方圆周到。他的书法作品如棉裹铁,藏巧于拙,那种魏晋人浑厚拙朴的风骨,给人眼目一新的享受。我也特别喜欢杜先生的大字,粗壮丰满的笔画,疏密有度的字形,真行相间的气势,写得抑扬顿挫,如滔滔江河之泻,浑浩流转,一气贯穿。
      我喜欢有扎实传统的东西,喜欢有文化根基的东西,喜欢经历很长时间煎熬,苦苦修炼出来的艺术品,我更看重这些!杜先生的作品书风霸悍,宁折不弯。看他的字,是很长精神的,绝不妥协,绝不颓唐,绝不低头,但也绝不粗糙,这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书风。因为我知道,杜毓成先生是个内心很方的人,做事一定有自己的原则,他绝不迎合潮流,绝不降低身价。我敬重这样的人,也欣赏这样的作品,尽管有时一个人的长处过长就成为了短处。但是杜先生的字,那从至为刚正严谨的魏碑中化出行草,那汪洋恣肆的舞动的线条之中,我以为那是我们所看重的文化人格。
      我有时还会像个呆子一样地想,就这样我与杜先生以及他的书法一起经历岁月,10年20年,到垂垂老矣,也挺好,因为中国人就应该厮守中国的传统文化,修炼自我,滋养精神!

《杜毓成书法作品集》序

巩志明

     我不能将杜毓成界定为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,我是出于真诚,和对历史负责。目前总体上看,他的书法还是恪守和光大了汉唐法度,尤其是魏碑的精髓,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。但他却是当代中国书法发展上,尤其是忠实秉承传统上不可缺的关纽人物。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,为今人意趣与古人法度的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,当然,也是一座行知的桥梁。
    首先,杜毓成比较注重书法艺术现代性中的传统功夫的底蕴性。汉字是书法的基础,只有将汉字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,才是好的书法。当下有些书家将书法同绘画太多地联系起来,甚至将书法弄成图画,这不是书法的正途。 美术史论家陈传席云:“书法先求正大,次求风格,最次求秀骨,唯不可求创新!”我以为然! 追求所谓创新和与时俱进是中国现代书法的许多问题的根源,只有把中国字写得像中国字,有中国味,才可以归类为中国书法,可惜本世纪以来,众多书者本末倒置,从创新入手,唯独不求正大,悲夫!从这个立场观察杜毓成之字,其行进在正途,说多了属于阿谀,但的确是在求正大,这点我深为欣赏!我以为求正大是与时人之恶书拉开距离之本,坚实践之,风格自成,再坚实践之,有望养成秀骨,三者生成日久,创新不求自然扑自笔端,打而不走矣。这个过程或许是30年,或许更久,步步得走到,不走捷径,走最远的路,才能成就最豪华的气象,到那是再看是不是有创新,再看有没有可能开宗立派!
    其次,21 世纪的中国书法应该提倡真正的“中国风格”--即“中国风范、中国血脉、中国气质”的书法风格,一切游戏的笔墨和不负责的追新趋潮都是有悖于"中国风格"的。 “中国风格”不仅要求对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一定要研究,一定要有深入的认识,而且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四书五经有相当的积累,对文字学、诗词学有最低限度的了解。所以书法家同书写匠不同。 书法家是有人格襟抱、有个性、有风格,还有学识、学术底蕴;书写匠则仅仅是在技术上达到一种熟练的程度,但熟练了往往就可能油滑、刻板、程式化。 杜毓成在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上有所积累,有所积淀,这也使他与别的书家 “和而不同”。
    近来几十年,中国的书法文化的现象很怪异,做学问的人,多不写书法,也不关心书法,都刻意远离书界,而书法家又不关心学术,也谈不上有什么学术成就,文化积淀普遍平平,学问与书法两不相干,相互背离。象康有为、胡适、鲁迅、于佑任这样的大学者、大学问家、同时又是书法家,或者至少是书法不俗的写家的人越来越少了。郭沫若、沈尹默、沙孟海、林散之、启功等与康胡鲁于诸前贤比较,或者学问不及,或者书法成就不及,其实“综合实力”一直是在走下坡路了。近20年来中国当代书坛也出现了一批书家,但是这些书家的创作普遍不如前人。将他们的作品与前人作品比较,不仅气局境界显然局促逼仄,而且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当代书法作品普遍缺乏精妙、缺乏精到。精到和精妙不仅仅源于书法的技艺本身,更多的是源于文化的积淀和境界的高低。
    丰子恺先生在论及李叔同先生的艺术人生时有这么一句精辟的话:“文艺小技的能不能,在大人格上是微不足道的。”现在书法界细细体味这句话的书家应该是太少了,要不为什么文化人格整体上呈现出卑微的景象?
    最后,书法乃写天性,亦写人心。其实在天性与人心之间洋溢的是文化的追求和艺术个性的彰显。其中有个重要的问题是情趣与追求。晋尚韵,唐尚法,宋尚意,元明尚态。所有的崇尚都不可能完全剥离“实用”和观者的辨识、解读、理解,这其实是书法进入了纯艺术领域的必经之路,也是唯一津梁。如果,中国书法背离了好好写中国字,那不是陷入鬼画符的虚无,就是进入画意书法的后现代泥潭。
    好在,杜毓成与此三条均有自己的主见,没有在现代社会风气的流行下随波逐流。其自幼喜好书法,初学魏碑及习龙门四品,转习《张猛龙碑》《郑文公碑》及南北朝墓志,继攻行草取法米芾、王铎诸家。所作落笔奔放,沉着痛快,富有表现力。书风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,书体风格多变皆成自家面目,主体风格雄强厚穆,磅礴大气,为三秦黄土书风的代表书家。从事中国书法学习与创作40余年来,始终注重中国书法的基础训练,注重不断地向传统精华汲取养分。不为时尚和习俗所动,坚持把字写好,坚持每个字的“方圆周到”,坚持中锋用笔,心定力稳。他的书法是他风格鲜明的书法思想的产物。
    那么杜毓成的书法思想是究竟是什么?简单地说就是老老实实向传统学习,注重基础训练,不断把基础夯实,从魏碑、唐楷、二王入手,反复体验和掌握中国书法的用笔和间架结构,谋篇布局,从中国大文化的范畴汲取营养,在作品的立意、气韵、境界和个性张扬上寻求有节制的出新和个人气质个人气息的注入,内敛含蓄、中庸不逾矩。
    杜毓成将中国书法的修为作为一生的事业,不温不火,不急不躁,踏实行进,徐缓跋涉。他将中国书法的实践分为三个阶段:“生、化、返”。所谓“生”是生成,学习真行隶篆草,强化基本功,把字首先是写成中国汉字,而且应该追求美感和文化传承;所谓“化”是消化和融合。将所有的学习消化吸收,融会贯通,形成自己的面貌,有自家的气息。但是自家的风格不是是张扬为代价,更不是以隔离和背叛传统为阶梯,而是大量的继承,有限地出新。所谓“返”是返璞归真,将一切学习和创新都回归为零,进入自然境界,从心所欲不坏传统。
    杜毓成40余年来的人生轨迹基本坚持民间立场,坚持内心风景的守护。坚持对自己书法理想的一念之执,不拒绝别人,但是不轻易改变自己!他说他40年的苦修苦熬仅仅是在“生、化”二境腾挪,60岁之后,或者更远的将来,才有望进入“返”的求索。
   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以来,中国画界先后推出了陈子庄、黄秋园、陶博吾、黄叶村、尤无曲等一批湮没不彰的传统派画家,他们由边缘进入主流、由默默无闻而声名远播。他们的艺术不仅蕴含着传统的精华,而且饱含弥足珍贵的人文精神。杜毓成最为一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经经历峥嵘岁月的中老年书法家,已经洞察了太多的人生冷暖和世事的浮沉。他有对于中国书法他有着赤子一样的情怀,自信而从容,刚毅而多情。对于杜毓成在当代中国书法史上的作用我是相信时间的!对杜毓成的明天我是相信未来的!时值《杜毓成书法作品集》出版之际,我作为他多年的朋友,不择浅陋,草就小文,是为序!

 
 
 
版权所有 中国名家网 本站域名 www.mj369.com 网站设计:硅之峰西安网站建设专家
电话:13309220685mail:jinann@126.com  陕ICP备11009774号-1